职教融合,资源共享,打造十堰社区教育发展新高地
十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严永金 陈富坤
社区教育是围绕生活的教育,是老百姓喜欢的教育,是花小钱干大事的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大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强调要“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为迎接新时代、面对新发展,十堰电大顺势而行,在社区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以“职教融合和资源共享”,打造成了十堰社区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一、发展历程
十堰电大2010年开始社区教育探索;2012年成立社区教育学院;2013年开展项目试点;2014年荣获国家开放大学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基地”;2015年成为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i-国学实验室”;2016年获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2017年相继成立了“十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丹江口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2018年成立了“房县社区教育学院”和“十堰电大飞扬艺术团”,其中竹山县官渡镇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2019年新成立了“郧阳区、竹溪和竹山社区教育指导中心”,2020年成立郧西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紫玉学堂获得“茅箭区三八红旗集体”,飞扬艺术团表演的《文明十堰好家风》荣获十堰市庆祝建国70周年、建市50周年暨庆“三·八”比赛大奖,并作为十堰市五城联创指定公益宣传片在全市所有户外及各小区电子屏滚动播放。2019年十堰共向上级部门报送“终身教育学习品牌”和“全民学习之星”10个视频,其中“紫玉学堂”荣获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选的“2019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其他“十堰电大飞扬艺术团、十堰雨花斋‘家文化’、丹江的‘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武术特色’‘以茶修德 以德修为’”四个品牌项目和“十堰电大飞扬艺术团李晶、紫玉学堂黄玲、房县职业技术学校贾学权、十堰雨花斋任传策、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王国红”六位先进个人得到湖北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湖北电大领导多次口头表彰;活动周现场10块展示牌中2块为十堰开展社区教育的内容。
二、主要举措
十堰电大围绕十堰“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治市方略精准发力,密切结合“五城联创”组织专家、教授深入社区开展“职业道德、家庭教育、健康保健、国学知识”等讲座和活动;通过实施十大工程开创性地进行探索:
一是开辟了茅箭、郧阳等区县试点,在郧阳区城关和茶店镇及城区柳林新村、六堰山、南街等居委会,阳光花园、香格里拉和东方明珠等大型社区开展各类社区活动;
二是编辑了三个刊物,通过创办的《社区教育手册》《十堰社区教育特刊》《十堰电大、教院学报》宣传和研究社区教育工作;
三是申报了四项省级课题,其中有国家开放大学、湖北电大和湖北教育科学发展规划3个重点课题);
四是多次提交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其中我校民主促进会支部还向省政协提出了发展社区教育的提案;
五是扛回两块招牌并建立了两个网站,并依托“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和“i-国学实验室”线上网站和线下布点辐射全市;
六是拍摄了四部作品,并分获全国传统文化进社区视频大赛首届和第二届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1个优秀奖;
七是组建了两个讲师团。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讲师团经常深入社区和四县一市五区校园、社区及家长学校开展讲座;
八是捐建了多个书屋。在兴郧路、汉江等社区和紫玉学堂助建多个图书角;
九是汉江社区开展了联合国CLC项目、竹山县官渡镇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全国示范乡镇”;
十是组建飞扬艺术团等群众社团组织。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中心”四级社区教育组织架构:即“在市级成立十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大学),在县级成立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或社区学院,在街道(乡、镇)级建立社区学校,在社区(居委会、村)建立学习中心”的发展路径,为十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市民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和人文影响力,惠及了350万市民的文化福祉;满足了民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改善了软环境,增强了软实力,提高了竞争力。
三、发展构想
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已成定局,十堰又正处于加快转型、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提升站位、尽早谋篇布局,在新起点取得新成绩。
1、提升站位、锁定目标
一是提高市民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邀请或聘请社区内高职称教师、从事科研企事业一线的工作经历丰富、实践经验较强且能胜任教学的工程师、技师到社区授课,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指导本社区居民参加实训和提高技能。
二是建设人力资源型社区。大力发展社区职业教育,为各类在职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提供相关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区人力资源开发。
三是提高居民整体素质。通过社区教育四级平台向全市居民灌输政治观念、意识形态、法律制度等内容,提升市民民主意识、法治观念、思想道德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打造知法、守法、和谐、诚信的合格公民,提高居民政治素养。通过闲暇教育把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审美、情趣”乃至每个人的“精气神”串联起来,使人们由学会生存向学会生活发展,由学会娱乐、学会休闲向高雅活动和陶冶情操迈进,提高居民人文素养。
2、专班推进、合力攻坚
一是尽快实现“十堰社区大学”挂牌,督促、指导、评价、验收各县市区分校“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挂牌及引导社区自主开展活动等各项工作。
二是争取十堰市出台相应政策与制度支持,继续向市财政局争取社区教育专项资金。
三是参加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和湖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相关活动及交付的相关任务。
四是成立面向社区全民的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整合市、区县、行业成人教育资源,建设一个既能提供学历教育,又能提供职业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五是成立社区教育的决策咨询中心。研究十堰社区教育的发展的目标任务、思路及对策,解决发展中的理论束缚、实践困难、政策障碍,在践行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3、拓展渠道,凝聚力量
一是以“湖北社区教育网”为依托。结合当地实际与特色解决怎么建、如何提高小投入实现急需资源见效快的问题。在十堰版块充实补充地域特色资源和各类活动动态,既避免省市两级重复建设、又克服网站过多没有重点等弊端,为居民搭建方便、快捷和好用的网络学习平台。
二是重整社区教育网络平台,促使“i-国学实验室”网络的正常运行。整顿已挂牌的11个国学实验室,撤销不作为和不欲再作为的实验室,重点扶持3-5个做得好或想做好的实验室。
三是合理规划社区教育管理与师资队伍。全面启动十堰市社区教育大师资库建设,征集各类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以及热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保证社区教育的师资需要。
四是继续推动十堰市社区教育的五年课程建设规划。加大地域特色社区资源建设力度,通过“确保有、力争优,尽快由纸质、实物向电子转化,最终顺应网络平台和移动5G技术满足线上线下共享”的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要求,全方位满足十堰居民的学习需求。增强资源整合度和互相融合,推进社区教育全面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和继续教育的融合,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融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网络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体现“以民为本、服务为先、全员参与”的均衡理念,强调“办好家门口的社区教育”和“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更贴近居民需求。
4、四级办学,全面推广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协同、十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承办、市民参与”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强化十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教院)与社区和其他社会组织相互沟通职能,把市办社区大学、县市区办社区学院、街道(乡镇)办社区学校、社区(村)办社区学习中心的“四级社区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推开,达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事事有学”的效果。尽快创建一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十堰市社区大学)、10个国家社区教育实验区(四县一市五区社区学院)、100个标准化社区教育学校(街道、乡镇、大型企业或单位)、1000个学习型社区学习中心(社区、居委会、村);10个“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i实验室”;最终打造成“寓学于做于网络,寓做于乐于合作,寓乐于情于生活”的新型社区教育模式。
5、谋划亮点、规范运行
一是职业技能教育要结合十堰市汽车及其零部件、模具中心、生态旅游、生物医药、农民工和农村科技带头人等方面进行,立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旅游商贸学院以及各处部职能,注重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技能培训。
二是学历教育仍然要发挥电大传统办学优势,着重在提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方面做实、做强;通过湖工职院“一村多名大学生”项目,培养新型化、专业化的现代农民;通过电大“百人计划”持续培养扎根最基层的乡村教师,进而通过他们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出谋献策。
三是休闲娱乐项目要以居民健身运动、琴棋书画、父母亲子教育为主,提高居民素质项目,重点以科普知识、学经济、懂法制和读国学经典著作、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开展培训。总之,通过社区教育把城镇乡村建设与干部教育、市民教育密切结合,把创办特色文化与文明市民教育深度融合,把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把社区教育、社区服务与家庭文明教育活动相互联系,把社区共建与社区机关团体单位教育汇合起来,争取用5年时间,在85%以上的农村建立形式多样的村级教学班。
6、强化管理,树立品牌
打造“树立两意识、坚持七到位”的管理模式。
“两意识”:一是质量意识;二是服务意识。
“七到位”:一是设备完善与使用到位;二是队伍管理与培训到位;三是制度制定与执行到位;四是资源建设与使用到位;五是质量监控与考核到位;六是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十堰市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构成连锁运营式的“数字化学习超市”,倡导“数字学习,人人平等”和“人人学习,快乐无限”的氛围,让学习没有障碍;七是建立科学课程体系。通过“精心酝酿、真实反馈和实效检验”科学开放的课程体系,形成“设计—实施—评价—再设计—再实施”的循环过程,形成十堰特色的社区教育。把社区教育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阵地建设结合起来,与社会风气提升、文化市场规范结合起来,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7、寻求机遇,因势利导
一是发展社区教育应该具备战略眼光,不要急于求成。比如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再如抢抓活动周、特殊政策及重大事件等机缘性机会,又如利用大公司做公益和一些大企业搞促销做宣传等进行巧嫁联姻、合作互惠、抱团发展。二是持续进行科学研究,坚持理实相生。三是继续先技能教育延伸。
综上所述,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省电大和湖北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以及市委市政府和湖工职院的领导下,十堰市完全可以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素质教育到技能培训、从城市市民教育到乡村农民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域、全面”的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搭建起“人人乐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事事有学”的终身学习公共资源平台,全面实现“学习意识普遍化、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体系社会化、学习形式科学化”的目标,把十堰市建设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全国学习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