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项目中期绩效检查表
项目编号 2014A034
项目名称 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融合研究
项目来源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计划完成时间 2016年11月
项目负责人 陈富坤
负责人所在部门 十堰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 13872799729
E-mail sycfk@126.com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制
二〇一六年十月
一、项目研究主要内容与完成情况
序号 |
申请书承诺的主要研究内容 |
完成情况 |
1 |
社区教育理论研究 |
完成 |
2 |
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研究 |
未完成 |
3 |
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 (本项目研究的重点) |
完成(结合十堰现状,完成了16篇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性研究论文) |
4 |
社区教育资源建设问题研究 |
完成 |
5 |
社区教育满意度研究 |
完成 |
6 |
农村社区教育研究 |
完成 |
7 |
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
完成 |
8 |
互联网+与社区教育研究 |
完成 |
未能 完成 研究 内容 的说 明 |
研究过程中感觉与其着力于《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研究》方面的理论研究,不如着眼《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方面的实践性研究。由此,我们重点探讨了“社区教育满意度、农村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模式以及互联网+与社区教育”等研究,以及“十堰市开展社区教育从谋划、试点探索、项目推动、开展活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二、研究预期成果与成果取得情况
序号 |
申请书承诺的主要预期研究成果 |
成果取得情况 |
社区教育满意度研究 |
1 |
《服务民众、及时将广场舞纳入社区教育,科学管理、引领茅箭区广场舞再创新高》 |
寇伟、陈富坤已完成,作品已经报送“社区教育优秀论文征集”组委会。 |
农村社区教育研究 |
2 |
《论当前农村与社区教育的融合》 |
陈富坤已完成,作品已经报送“社区教育优秀论文征集”组委会。 |
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
3 |
《论社区教育如何与在职教育有效融合》 |
陈佳、陈富坤已完成,作品已经报送“社区教育优秀论文征集”组委会。 |
4 |
《以社区教育为推手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陈枭已完成,作品已经报送“社区教育优秀论文征集”组委会。 |
互联网+与社区教育研究 |
5 |
《以自媒体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智能手机培训为契入点,探讨社区民众线上线下防骗的措施》 |
熊烨已完成,作品已经报送“湖北电大网上教学与创新征文活动”组委会。 |
社区教育与十堰发展融合研究 |
6 |
《服务“内修人文”治市方略 社区教育应该大有所为》 |
严永金已完成,并在《十堰电大、教院学报》发表。 |
7 |
《大力开展社区教育 提升市民人文素质》 |
寇伟已完成,并在《十堰日报》发表。 |
8 |
《关于对十堰市发展社区教育路径的调查》 |
寇伟已完成,并在《十堰电大、教院学报》发表。 |
9 |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社区教育须先行》 |
寇伟已完成,并在《十堰经济》发表。 |
10 |
《社区教育应成为“内修人文”的抓手》 |
陈富坤已完成,并在《十堰日报》发表。 |
11 |
《市州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实践与研究报告》 |
陈富坤已完成,并在《十堰电大、教院学报》发表。 |
12 |
《以四级平台构建十堰市社区教育组织架构》 |
陈富坤已完成,并在《社区教育》发表。 |
13 |
《十堰开展社区教育的思考》 |
陈富坤已完成,尚未发表。 |
14 |
《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 |
熊烨、陈富坤已完成,并在《商品与质量》发表。 |
15 |
《论电大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以十堰电大为例》 |
张晓敏已完成,尚未发表。 |
社区教育提案 |
16 |
《关于尽快启动我市社区教育的建议》《尽快启动社区教育 助推十堰经济社会发展》《关于启动社区教育的再建议》《关于对政协市四届三次会议第255号提案答复的函》《关于对市四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第114号建议会办工作的函》《关于尽快启动湖北省社区教育的建议》 |
杨建国已完成,并通过“民主促进会”分别提交到了十堰市人大和政协会议以及湖北省政协会议提案之中。 |
社区教育专项请示及实施方案 |
17 |
《关于依托十堰电大(教院)开展社区教育的请示》《十堰市社区教育实施方案》《十堰市社区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
陈富坤已完成,并提交十堰市教育局及市委市政府。 |
i-国学实验室项目研究 |
18 |
《别把国学教育经念歪了——兼谈国学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 |
胡晓华已基本完成,正在完善之中。 |
19 |
《论当前社区教育线上线下活动现状及对策》 |
周英夫已完成,尚未发布。 |
20 |
《以“i-国学实验室”网络平台 传扬竹溪美食文化》 |
秦芳已基本完成,正在完善之中。 |
21 |
《由汉字与书写载体及材料的演变谈字体艺术和书法赏析》 |
陈富坤已完成,尚未发布。 |
未能取得 预期 研究 成果 的说 明 |
一是陈少国、王琼等人员工作变动; 二是项目组陈少国、王琼、胡晓华、周英夫、秦芳等成员尚有数篇论文正在完善或即将结稿;缺乏考察以及论文发表版面费等经费; 三是随着当前全国社区教育形势的发展以及项目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原来个别拟研究的子课题滞后于社区教育的发展节奏(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各省市区等自上到下普遍重视与全面、快节奏的发展),已经变得可有可无;目前大家的共识在于与XX“融合”二字上,包括与不同层次(城乡、人群、单位等等)的融合,与互联网等各个方面的融合等等。并且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完全可以充实和弥补此前不足。 |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绩效
资金使用 |
项目资金来源 1.财政经费拨款(补助)0万元; 2.学校配套资金0万元; 3.……改课题预算资金0元。 |
项目资金使用内容:主要是用于实地调研差旅费、购买书籍及资料、发表论文版面费等开支。 项目资金使用标准:目前全部是个人垫资。 |
预算执行情况: 1.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实际到位率×100%); 2.实际执行与预算偏差率=(1-实际支出相应明细/预算支出相应明细)×100%。 |
项目绩效 |
1.支持6个项目; 2.吸引相关行业资金0万元,完成科研成6大项,其中成果应用6(十堰社区教育网网站建设、申办实验基地、i-国学实验室、传统文化进社区视频大赛等)项,创造产值0万元; 3.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0部; 4. 目前主要以建立试点、项目推动、开展活动等形式推展,以社会效益为主;开展各类活动惠及十堰居民1万多人次。 |
四、项目组自我评述及申请结题或延期或终止意见
项目组自我评述(包含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时代所需、国家所求,也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 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自申报《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融合研究》课题以来,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之中。2016年5月恰逢“湖北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落户湖北电大,标志着我省社区教育进入了快节奏发展阶段;8月26日,湖北省教育厅又转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尤其是我们学校的严永金书记、寇伟校长和杨建国副校长也中途加人到我们课题的研究之中,并均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综上背景和因素,我们信心倍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索和实践之中,取得了“撰写发表一系列的研究性论文、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帮助我校申办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和‘i-国学实验室’、辅助我校建立了‘十堰社区教育网和i-国学实验室’两个网站、参与我校组织的各项进社区活动”等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课题组的助推下,十堰市委市政府已经准备在十堰全面启动社区教育工作。 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本课题已基本成型,但我们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理论探讨阶段,尚缺深度、深层次的调研以及跟踪调查和实施效果的反馈。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拟在后续的工作中,对我市社区教育的科学决策、研究实践等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总结,并尝试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论证,以期抛砖引玉,为社区教育在我市全面开展、科学决策以及具体的操作层面做些日臻完善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已大致完成研究,未完成部分虽有客观原因,但不损课题研究的主体完整性;另外,本课题也超过了预期完成时间(2015年5月31日)的时限。由此,我们申请结题。 项目负责人:陈富坤 2016年11月8日 |
项目按期结题或延期或终止意见: 我们申请结题! 项目负责人(陈富坤);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参与及完成成果顺序排名):陈富坤、陈佳、熊烨、陈枭、张晓敏、严永金、寇伟、杨建国、陈少国、王琼、周英夫、胡晓华、秦芳。 2016年11月11日 |
五、中期绩效检查结论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部门)意见: 同意该课题组承担的《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融合研究》结题。 签名:十堰广播电视大学、十堰教育学院 寇伟 2016年11月12日 |
学校审核意见: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
六、附件
十堰市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面临困难及下步规划与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
我国绝大多数省市依托电大系统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十堰电大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市管高校,主动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目前在张湾、茅箭和郧阳区建立了社区教育试行点,培训居民1万多人次。
1、争取支持,多处发声。一是建议学校并多次通过“口头与书面汇报、提建议、打报告、呈请示、送资料”等方式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社区教育工作。二是请张湾区、市妇联等部门向十堰市人大提在十堰市启动社区教育的议案。三是请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员会及联合其他民主党派向十堰市政协会议提议案,2015年又通过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朱世雄(民进主委)向湖北省政协会议提交了在湖北省开展社区教育的提案(我们湖北省目前在社区教育工作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了,甚至连贫困欠发达的西北地区省和自治区都不如!)
2、试点先行,成效显著。一是在柳林新村(香格里拉和东方明珠社区)、六堰山(阳光花园)南街社区(武当国际)、郧阳区兴郧路和汉江社区共五个居委会开辟试点,开展了书法家、道德讲堂进社区等各类大型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建议,经常性地开展各类讲座。二是发放了《社区教育特刊》《社区教育知识手册》,申报了“湖北省远程教育研究会《市州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实践与研究》和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融合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三是申报了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开发了“十堰社区教育网”和“i-国学实验室”网站;并以“带着爸妈学国学”为主题,通过“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和“由培育学生国学素养、到以学生带动家长、再由家长带动社区”两条主线,形成了社区居民常态化学习国学的目标;建立了“二堰小学茶文化、三堰小学石文化、火车站小学孝文化、大川学校农耕文化、茅箭区实验学校心灵文化(心理健康与咨询)、水云间幼儿园蒙学、东城之光幼儿园礼仪、丹江电大武当道文化和竹溪电大竹溪美食文化”等实验室及其他学校的书法、绘画、诵读等颇具特色的国学品牌;编写了国学经典读本,开设了国学教育课程;开展了书法、古典诗词诵读、国学知识竞赛和名人名家国学讲坛等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舞经典、画经典、演经典”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传统国学和中华文化渗入师生生活,促进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学会做人、做事和求知。
3、辐射全国,带动全省。一是我市参加了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的“美丽社区中国画比赛、茶艺杯-全国茶具创意设计大赛、i-书法实验室”等活动;荣获了全国首届“传统文化进社区”微视频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这些活动和荣誉在全国电大系统获得了较大的反响。二是获得“实验基地”和“i-国学实验室”等省内和全国唯一的项目,慕名来我市学习社区教育经验的单位络绎不绝。
二、面临困难
1、缺少政策和财政支持。十堰市至今没有推进社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也未成立社区教育主管机构,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区教育中的职责不明确;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钱推展是当前社区教育开展的瓶颈。社区教育是公益性办学,没有经费支持,没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帮助,单纯依靠十堰电大一家独撑,难以推进我市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2、居民参与意识尚不高。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社区教育研究并形成了理论体系,但由于宣传不够,新闻媒体几乎很难见到有关“社区教育”的报道。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还很陌生,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参与意识不高。
3、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有待加强。目前社区教育工作者未经过专业培训,整体素质不高,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和各类人才专家库建设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4、资源整合利用有难度。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内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其他教育文化资源,如职工学校、老年大学等。目前我市社区教育资源分散,整合起来困难重重,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缺乏合理、有序地开放。
5、社区与教育尚未真正有效结合。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发展,社区发展促进社区教育,这才是实现教育与社会双向互动、相互促进和一体化结合的目标。而我国垂直与分割的教育管理体制,很容易造成教育与社会的分离,体现在社区教育上就是教育与社区的分离,致使二者没有真正的融合,不利于社区教育的深入内涵发展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由此,必须要打造社区与教育共同体。
三、发展规划
成立十堰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明确编制与核算经费。成立“十堰社区大学”专门机构,设定编制,增加人员与经费;在各县(市、区)建立社区学院;在街道(乡镇)建立社区学校;在社区(居委会、村)建立学习中心;形成“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中心”四级社区教育组织架构,统筹与整合同级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启动十堰社区教育。
四、实施方案
1、成立十堰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帅、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电大承办、市民参与”的运行机制。由市委副书记或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发改委、文明办、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科技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老干部局、科技协会和市电大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十堰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
2、明确编制,成立十堰社区大学。在十堰广播电视大学、十堰教育学院原有办学职能和业务范围不变的前提下,加挂“十堰社区大学”牌子,增加人员编制与经费;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一个校园的办学管理体制。十堰社区大学以“组织、指导、管理、协调、筹划、培训、科研和服务”为职能,统筹整合全市社区教育培训资源,指导全市开展社区教育。
3、在各县(市、区)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并挂牌。在郧阳区、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和丹江口市广播电视大学加挂“XXX社区学院”校牌,在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职教中心或相关机构加挂“XXX社区学院”校牌,相应增加人员编制与经费;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民学校加挂“XXX社区学校”,在各社区(居委会、村)加挂“XXX社区学习中心”,隶属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村);形成全覆盖的网络式四级社区教育。争取2018年内在十堰市下辖四县一市、五区建设122个社区教育服务站示范项目,其中茅箭区8个、张湾区8、郧阳区21个、郧西县16个、竹山县17个、竹溪县15个、房县19个、丹江口市16个、十堰经济开发区1个、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1个。
4、核算经费。市财政及各县(市、区)财政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逐年提高。参照外地标准,建议按人头5元每年预算经费。并适当划拨专项启动经费,以保障社区教育尽快实施和良性运行。
5、立法。促进我市终身教育立法,出台《十堰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6、打造线上网络阵地。把“十堰社区教育网”改造升级为“十堰终身学习网”,向市民发放终身学习卡,建立市民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把“i-国学实验室”打造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样板工程。
7、成立十堰市全民学习、社区家庭服务等志愿者服务队。
8、督导评估,加强业务指导,确保科学持续发展。以社区教育领导小组为核心,十堰社区大学为主体,对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等相应社区教育机构的工作方式、工作成效进行督导、评估,以财力支持为基础,对社区教育实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进行引导,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